百家原创作者:依依说历史 欢迎来到百家号依依说历史。说到近代史的着装,我国那时候还是穿着清朝的服装,之后再到中山装,慢慢到西装。当然对于外来的服装的接受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是着装的变化,是一个国家近代化视觉上的象征。那么,今天小编要带大家来看看从白衣到西装,朝鲜是如何接受的呢? 百年前的东亚社会,在西方文明影响下,进入剧烈变化时期。仅仅通过朝鲜近代史,我们就能得知,在开埠以前,朝鲜主要还是以进口中国物品为主的。但开埠以后,主要进口的是日本物品。而到了年代,西方物品也开始涌入朝鲜。文明的接纳,将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同时发生变化,而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明,则更容易被吸收和接纳。理发、穿袜子、戴眼镜…这种西方文明逐渐渗透到朝鲜社会各阶层。 但在开始阶段,这些现象是通过日本文化的传入发生的。据说,年访问韩国的伊藤博文,丢失了他戴过的眼镜。四方寻找以后,最终也没能找到下落。据推测,应该是韩国的某一个官僚将其视为一件珍贵之物,偷偷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日常生活当中的着装变化,是最引人注目的。实际上,一百多年前的照片表明,开化派、独立运动领袖徐载弼等人都是身着深色西装的,而且还打着领带。 不仅如此,他们的发式也都是短发,看上去俨然一个个近代绅士。年冬,朝鲜颁布法令,要求各级官员必须短发,还要身着西装。当时,“参书官”徐相郁对穿西装的命令提出反对意见,最终竟被罢免官职。据说,当时的人们模仿西式马甲,设计出了一种被称为“开化马甲”的、上下左右都带有口袋的服装,并将其套在外衣上事实上,朝鲜的长袍上并没有设计口袋,因此当时的人们是把随身物品放在袖口内四处走动的。由于这个缘故,人们一度把马甲上的口袋称为“开化口袋”。 研究韩国历史的日本学者指出,在那一时期,汉城贞洞新建礼拜堂前出现了一家“源泰洋服店”,而且打出了量身定做西装的广告。这可能是韩国最早出现的西装店。当然,定制西装的材料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毛纺品。《韩国志》(年)中说,传统染料主要使用的都是植物性染料,但由于染料的价格高昂,朝鲜人通常穿着的都是未经染色的白色服装。通常,首先还是因为染料的价格太贵,所以才用白色布料制作衣服的。从西方进口的染料,对朝鲜服装的颜色,直接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年开始,一直到年,朝鲜进口的商品当中,除了服装面料以外,占贸易额最大比例的,就属染料。到了年,染料进口量增长了一倍,于是,朝鲜人的服装,从原来的白色,变得丰富起来。朝鲜女性喜欢的黄色上装和粉红色裙子,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得到普及的;孩子们可以穿上他们喜欢的彩色童装,而贵族家庭也能穿上浅青色上下衣出入了。据说,从此开始,白色服装被更加丰富的色彩替代,而时装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当时,也有一些贵族认为,这种花里胡哨的服装颜色很不妥当。 这种情况有些类似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际,把外国的牛仔裤视为“奇装异服”的情形。对于朝鲜人服装的变化,当时著名的知识分子黄玹在他的《梅泉野录》中这样记述道:“服装的样式日益发生变化,上衣和裤子变得像箭筒一样狭窄;这些服装也未经统一染色,因此浅紫色、黑色等色彩各异的服装看上去真是酷似魔鬼的玩意儿。斗笠的尖顶看上去跟绣在袋子上的刺绣一样尖锐,布袜的脚尖处也变得像刀锋一样尖利,看上去怪异无比。这些东西实在是看不下去,可人们个个趾高气昂。而像以前那样身穿白衣、戴着传统帽子的人,反而变成了外国人,显得越发抬不起头来。”才定制了黑色制服。 有时,军人和警察不穿黑色长袍,将被问责,有时甚至女子学校的运动服也被统一规定:上装是相对长一些的黑色,而下装裙是还将不予放行。稍短一些的白色。很多社会女性也开始模仿这种服装,很快就变成了一种时尚,在女性社会中迅速普及开来。从这一阶段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一些贵族家庭的女人在外出时,已经把头饰摘掉,并模仿西方或日本的时尚,穿上了西装,而且还打着一把阳伞。这虽然是一种个别现象,但朝鲜服装潮流的变化毕竟已经初露端倪。白衣民族的白色传统服装,转变为色彩更加丰富的西装。而这一过程,也是近代化本身视觉上的象征。 可以说,朝鲜从白色的民族服装,转变成西方化的颜色更加丰富的西装,从这一个过程中看出,这是朝鲜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与吸收的开始。现在西装作为上班族日常的一个比较规范的着装,可以看出这个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家觉得小编说的对吗? 以上素材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560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