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5点,大巴车缓缓驶出亦庄开发区。车内坐着12人,却充斥着像坐了人的压迫感。“巡防哥”赵海初,双手紧紧攥着手机,拿起又放下,他不知道如何和家人说,因为他要和另外9名巡防哥前往重点地区执行危险系数极高的工作任务。彼时是疫情爆发之初。恐惧来源于未知,车上的兄弟们平时谈笑风生,如今沉默着,都害怕,却也都勇敢。最后,赵海初决定先告诉未婚妻:“是我自己选择的,之前好几拨兄弟们都去最一线支援了,就是轮也该轮到我了。”“一定平安回来,你还没娶我呢……”因为疫情,赵海初一直没回河北承德的老家,而他们的婚礼已经推迟三次了。“巡防哥”中不仅有因无法按时完成婚约,而对未婚妻满怀歉意;还有因错过孩子成长,而留下永久的遗憾:“儿子会说话的时候,喊了我一声叔叔”;还有因坚守岗位没能照顾孩子,让妻子错过了与父亲见最后一面的内疚......“巡防哥”!他们都是警辅人员,来自大兴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开发区巡防大队,默默在开发区的街上蹲守、巡逻,在战“疫”一线坚守,他们显得格外“安静”,不曾被人留意,却始终做着对的事情。他们和警察一样,心上印着普通人的愿望,眼睛里印着普通人的悲欢,他们所探求的也是人们都在探求着的答案。再微小的世界里,也有江河。02:11(一段视频,你若看完,是否会忍住眼泪?)1我们来正式认识这支队伍。“巡防哥”已经成为亦庄经济开发区的品牌队伍,它在原开发区巡防大队的基础上,组建了由15名特警、13名巡逻民警、4名反恐民警、4名携犬民警及数百名巡防队员组成的专业队伍,共同承担开发区社会面应急处突、巡逻防控、打击等职责。不要小看这支科技感十足的巡防队伍,它利用开发区现有的科技优势,依托工作职责,从巡控警务、打击警务、智慧警务,全力推动开发区社会面防控工作提档升级。网格+服务,打造巡控警务升级版巡防队编织了一张巨型巡控网,将守护的触角蔓延至开发区各个角落。12个巡逻网格分别明确了各网格内的巡控重点,巡逻车巡、摩托车巡及步巡“三巡合一”,24小时不间断巡逻,风雨无阻。综合研判室应用车载定位系统,实时掌握各巡逻车的人数及巡逻位置,快速调警,实现警力与警情同步;通过车载视频系统,对车组的执法工作实时录像、实时回传,实现执法与监督同步,这套系统更被推广应用到大兴分局,切实提高了警务效能。巡防队早晚高峰组织巡逻车在20个潮汐点位,开展徒步巡逻与定点停靠,上下班的你稍微留意一下,就会看到我们的“巡防哥”,别忘了和他们挥挥手。也是一个暴雨天的下午,雨水已经积到小腿肚处,“巡防哥”像往常一样在巡逻。突然传来一声“救命”,“巡防哥”孔东生寻声望去,一辆私家车在雨中熄火,一对夫妻慌了神,因为车中还有孩子。孔东生和另两名队员冒雨冲过去,一人从车窗接过孩子,其余人在后面推车,将车推到安全地带。衣服全湿透了,脚也泡发白了,但当夫妻二人下车一个劲儿鞠躬感谢的时候,“我永远忘不了车主当时含泪感激的眼神,我们自己也觉得做这份工作真值了。”孔东生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激动。既要脚踏实地于现实工作,又要不时跳出现实到理想的高台上张望一眼,巡防队的理想没有局限在巡防队本身。巡防队全面工作的牵头人范凯坦言:“工作思路要打开,巡防队要带动开发区的整体形象,让人们说到亦庄开发区的时候,不只想到一些高精尖企业,还要想到我们的巡防队,想到我们提供的安全感。”有责任感的人,心里装着未来。就在一个月前巡防队拓展了服务群众的功能,在防控点核心区设立警务站,走到群众身边,走进他们心里。通过严密的巡控网络,开发区街头刑事发案率逐年递减、立破比逐年上升,现在群众也都亲切地叫“巡防哥”。专业+辅助,打造打击警务升级版打击街头犯罪,也是巡防大队的重要工作。组建专业打击小分队,挑选24名精干力量,由经验丰富的民警带队在实战中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打击技能培训,提高打击队员发现可疑、抓获可疑的能力。打击小分队中的巡防哥个个练就了火眼金睛、过目不忘的本领。崔亮亮是巡防元老级别的巡逻哥,工作12年。一次路过天桥看到一个小孩儿,感觉面熟,就去问是不是找不到家了,果不其然,因为就在前一天他看到了一则寻人启事,正是这个走失的小孩儿。巡防队员观察发现能力强,在民警的带领下打击能力更是毋庸置疑。打击队采取视频跟踪与伏击蹲守相结合等方式,重点加强后半夜对高发案部位的打击投入。任何工作都需要团队合作,打击队依托指挥研判室的大脑,形成“分析-研判-讨论-制作-派勤-打击”的“流水线”作业模式,实现靶向指导、精准打击。听着有些抽象,我们用一个真实案例来还原。指挥研判室组织专人每日对街头案件进行全面梳理,发现一商业小区事主电动车电瓶被盗警情,立即电话回访报案人,获取到准确丢失时间段和地点后,大范围调取案发地周边监控录像。这个案子调取了一个月的三个出入口的监控录像,用了两天时间最终发现了疑似人员。经过40多个小时的细致工作后,视频员再次发现可疑车辆,外勤人员根据嫌疑人常去的地点蹲守,最后将嫌疑人抓获,从他的常用交通工具中起获了两组盗窃的电瓶。巡防哥们每天经历的没有刑警生活的惊天动地,都是这些关乎老百姓的日常平凡事,可就是这些“手机、电瓶不被盗,遇到紧急的事情有人帮”这样的小事,影响着老百姓的幸福感。“我们虽不是警察的身份,但我们都做着同样价值的事情,能够协助民警破获案件挽回群众损失,我们觉得是一件挺神圣的事情。”“巡防哥”袁长安说。梭巡半生,一路走来的辛酸与甘甜,“巡防哥”自己知道。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也不只看到了烟。2现在的亦庄开发区,工厂的机器再次运转、写字楼重新开始灯火通明、商场逐渐恢复往日的生机;从周一到周五,时间又有了概念;从地铁到公交,出行恢复了节奏……重重烟火气,历历在人间。冰雪消融不在一夜之间,万里山河的重启不会像开关一样唾手可得,除了医护人员凯旋,还有一些人从“冬天”奔跑到了“夏天”,我们的“巡防哥”也在逆行队伍中。疫情爆发初期,“北京榜样·最美警察”赵化金带领20名巡防队员,投入到发热门诊的秩序维护工作:“那个时候谁都害怕,但穿这身制服有怂的吗,必须冲上去!”随后第二梯队前往小区门口,配合社区工作。紧接着名巡防队员打着铺盖卷,奔赴4个外围检查站,配合检查站工作。巡防队副大队长崔亮亮说:“天!在检查站支援了整整天,我们当时穿着棉袄去,穿着短袖回。出发前逐一和队员谈心谈话,我们是“巡防哥”,国家有难,我们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告老还乡,中途决不放弃。我们个队员都很争气,都坚持到了最后。”大部分队员都投入到战“疫”工作中,但是街面巡逻防控工作不能收缩。疫情期间组建了5名“女子巡防队”,每天早上6点半,换好执勤服,扎上武装带,迎着朝阳出发。疫情之下,幸与不幸都格外醒目。所幸,爱与温暖始终在蔓延。“叔叔,我妈妈让我谢谢您!”袁长安执勤时帮助过的一个小女孩儿离开时,专门下车向他道谢。“这些孩子们冒着危险和我们在一起,为了谁呀?”赵海初在遇到群众不理解时,旁边的大爷在帮忙解围。“你们辛苦了!”“巡防哥”们穿着防护服执勤时,路过的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加油啊,很快就过去了!”医护人员与“巡防哥”们相互鼓励。……只要是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是冰冷的。如今,“巡防哥”仍会戴着口罩巡逻在久违的车水马龙中。他们依旧平凡,并且始终平凡。做不了月亮,就做一颗星星,夜夜流光相皎洁,静谧的一点微光,但足以照亮某个角落。3“巡防哥”平均年龄24岁左右,有6成来自外地。他们赤手空拳来到这里,要怎么安心工作、踏实生活下去呢?为打造出一支规范的巡防队伍,把队员凝聚起来,牵头人范凯和队员们想尽了办法。教技能!聘请教官、培养小教员,围绕巡逻盘查、打击现行各个环节需要,常态化练兵培训;分不同岗位、不同任务,开展岗位能手竞赛,深度激发队伍潜能。强管理!坚持队员与民警的趋同化管理,内务军事化,精气神儿必须要有。暖措施!新建篮球场,升级健身房、理发室、洗衣房,为民警及队员提供科学搭配、营养均衡的菜品,队员不用出门就能舒心生活。这些都是外在的形式激励,人生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在巡防队工作了12年的崔亮亮,家人远在黑龙江,他却说:“这辈子也离不开这份工作了。”越走近才能越了解,他由衷地从内心尊重警察的工作,尊重自己辅警的身份,尊重自己努力的价值。虽没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警官证”,虽然肩章不一样、制服不一样,但他们为自己正名:冲锋,我们可以与民警并肩;值守,我们也是最坚强的后盾。他们是可以托付后背的手足兄弟是携手奋进的亲密同伴是平安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致敬!警辅兄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66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