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2/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治疗白癜风病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罗斯巴赫战役与洛伊腾战役可以说是拯救了普鲁士,使它免于灭绝。但是,从大的战局上讲,腓特烈四面受敌的危机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缓解。

此时,俄军已经深入普鲁士,远离后方基地上千公里,随着冬季的到来,其补给的压力将成倍递增,俄军只好暂时先撤回了国。

冬季过去之后,年俄军又卷土重来并占领了东普鲁士。八月份,腓特烈率军与俄军在曹恩道夫展开殊死搏斗,终于将俄军赶出了东普鲁士。在这次战役中,普军损失了1.1万人,这对于兵源本就不足的腓特烈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俄国人虽然被赶走了,但腓特烈仍不得不在东线留下一支人的军队来防备,始终盘踞在波罗的海沿岸的瑞典军队。

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还来不及休息休息呢,就传来七万奥军进入西里西亚的战报,此时已是将近这一年的冬季,腓特烈打定主意避而不战。他大意了,万没想到奥军的骑兵抛弃所有辎重和大炮,轻装趁夜来突袭,完全没有防备的普军被打得大败,在部下的拼死断后下,腓特烈侥幸率两万残兵逃出了包围圈。

在隆冬的积雪中,腓特烈一度想过要自行了断他的生命,以死殉国。但好在随着春天的到来,希望又重新出现。一只英国远征军抵达了欧洲战场。英军与斐迪南亲王率领的普军联手于年8月的明登战役中打败了法军,解除了法国对普鲁士西线的威胁。但是英国对普鲁士的帮助也就仅此而已了。

英普联军在与法军对阵时,腓特烈率领的主力也正在与俄奥联军苦战。

俄军与奥军从两个方向同时向柏林挺进。年7月23日,奉命阻击俄军的普军战败。腓特烈深感震惊之余,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正在北上的奥军如果与俄军成功会师,柏林必然失手。腓特烈决心赶在他们会师之前先打败俄军。他进行急行军,8月12日,当长途跋涉的普军到达昆尔斯朵夫时,1.8万的奥地利骑兵已经与俄军会师了。

在昆尔斯多夫会战中,疲惫不堪的普鲁士军队承受着兵力和地形上的双重劣势,整个战场上呈现出腓特烈“几乎每次攻击都动用同一批部队,而俄奥联军却能够不断地以生力军加入战斗”的局面。

精疲力竭的普鲁士人终于被击溃了。腓特烈不像一个君主,而像一个亡命徒,他发疯似地在战场上去阻止他的军队后撤。绝望的腓特烈三次冲锋,以求解脱。他的坐骑三次被子弹打死,他却没事。放在他口袋里的一个小金盒子,挡住了一颗可能结束他生命的子弹。他对自己能逃脱死亡厄运身为不满,他大喊:“为什么没有一颗子弹射中我呢?”随着腓特烈身边最后两个禁卫胸甲骑兵也被歼灭,剩余的将士们冒死将腓特烈救出了战场。

当腓特烈找到歇脚的地方,他马上写信给他的弟弟亨利亲王:“我所统帅的4.8万部队,现在仅剩不到……,我再也不愿苟活下去。”他又给自己的外交大臣写信诀别道:“我不应当在我的国家毁灭后继续苟活,永别了!”办完这些事后,他就倒在草地上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他发现有两万逃兵已经纷纷归队,他们已准备好再次在他的麾下效命。受此鼓舞,他将自杀一事抛到九霄云外,他将这些人重新组成3.2万人的军队,并在俄军通向柏林的道路上建立据点,为防卫首都做最后的努力。

年轻时的腓特烈大帝

不过,实际上的局势并没有腓特烈想象的那么绝望。俄军远离本土,补给及困难。奥军的骑兵为了尽快会师,就没有携带辎重。在昆尔斯多夫战役打响前,两军就因为补给品的分配问题闹得很不愉快。战役胜利后,两军便愤愤地分开了。俄军后撤奥得德一线,奥军的骑兵则返回萨格森与主力会合去了。法国人参战是为了打击英国,目标并不是彻底消灭普鲁士,所以现在在场上已不再积极进攻了。俄国则是一心想吞掉波兰,女沙皇伊丽莎白甚至向前线的俄军统帅表示:“因为战斗变得血腥而艰难,回避会战应成为一项基本原则。”

这一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但是没有战事。腓特烈忙着从全国动员兵源和收容败兵,终于撑过了最为艰难的年。

战场上的腓特烈大帝

但是随着新的一年到来,俄军和奥军重新发动攻势。在年,俄军曾占领了柏林,腓特烈率军将敌人从自己的首都赶了出去,腓特烈与奥军在萨克森进行了一场会战,以两万人伤亡的代价勉强取胜。

年,新的噩耗从英吉利海峡的对面传来,英国国王乔治二世去世,他的孙子乔治三世登上王位。乔治三世对欧洲大陆的争霸不感兴趣,遂从欧洲大陆撤回了远征军,专心投身于对海外殖民地的争夺,不再资助普鲁士。这下腓特烈陷入了彻底绝境,真正是孤军奋战了,四周围全是敌人。此时,整个欧洲包括许多普鲁士人都要求腓特烈服软让步,英国首相就向腓特烈提出让普鲁士将西里西亚还给奥地利,与反普同盟讲和。但腓特烈一口回绝,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的精神是永不倒的。可是他也承认,只有出现奇迹才能救他,腓特烈绝望之极,他在一封家书中写到:“全完了,我军崩溃之后,我是不会幸存的。”也许上帝也被腓特烈不屈的精神感动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奇迹果真出现了!

乔治三世

年1月5日,痛恨腓特烈的俄国女沙皇伊丽莎白去世,他的外甥34岁的彼得三世继位。彼得三世的母亲(彼得大帝的长女)是嫁给了德国荷尔斯坦因公爵(荷尔斯坦因是在瑞典控制之下的德意志邦国),彼得三世是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的侄孙,所以起初彼得一直是准备继承瑞典王位。彼得三世从出生起一直是生活在德意志境内,14岁时才被接到俄国。彼得三世极度崇拜腓特烈,很早就将腓特烈视做自己的偶像。在彼得三世之后的俄罗斯君主均为日耳曼血统。

彼得三世不顾国内的经济困难,拒绝了奥地利要给予万在古尔登援助的诱惑,不仅命令正在对普鲁士作战并取得节节胜利的俄军停止进攻,而且还与普鲁士结盟,归还俄军占领的全部土地,并派出1.8万名士兵交普王调遣。彼得三世的亲普情结令人吃惊,当普王派特使给他送去黑鹰勋章时,圣彼得堡门礼炮齐鸣,他不仅接受了普鲁士中将的虚衔,还穿着普鲁士的军官服在皇宫里四处行走。

彼得三世在自己的姨妈女沙皇伊丽莎白还在世时便秘密向普鲁士提供军事情报,当腓特烈接到彼得三世继位的消息后,马上下令给所有的俄国俘虏以衣服,鞋子和食物,并把他们释放。2月23日,彼得三世宣布结束与普鲁士的战争。5月22日,瑞典也与普鲁士签订合约,结束了敌对状态。6月10日,俄军投入重新投入战斗,然而这次却是以普鲁士的盟国身份参加。

彼得三世穿着一身普鲁士军装,而且下令俄军一律改穿普鲁士军队的制服,并自动请求为“国王、我的主人”服务,腓特烈心胸舒暖,他的军队士气恢复。不过他也同意他的敌人的看法:彼得三世疯了,尤其是彼得建议去攻击丹麦,收复荷尔斯坦因(彼得三世的出生地)的时候,腓特烈只好静静地看着这个可怜的年轻沙皇自己毁掉自己。

6月28日,彼得三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利用近卫军发动政变,继位刚半年的彼得三世被迫签署了退位诏书,几天后被暗杀。继位后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命令俄军立即回国。当时腓特烈正准备进攻奥地利军队,遂要求俄军司令将女沙皇的命令拖三天宣布,他利用这三天打了一场战役,击败了奥军。年7月9日,莫斯科单方面解除了与普鲁士的军事同盟,率先退出了这场战争。年轻的女沙皇在日记中写道:“国库空虚……海政疲惫,几近崩溃。”瑞典和沙俄的先后退出战争,解除了菲特烈来自东线的威胁。

叶卡捷琳娜大帝

叶卡捷琳娜二世出生在普鲁士,是一位没落贵族德意志亲王的女儿,当年腓特烈大帝出于政治的需要,出钱出力,击败了其他国家的候选公主,积极促成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候选俄国太子妃成功。彼得三世只有一半的日尔曼血统,而叶卡捷琳娜二世却是百分之百的日耳曼血统。从任何方面讲,叶卡捷琳娜二世也不能为难腓特烈大帝。

在年后,盟军包围了柏林,希特勒让手下给他读他最崇拜的腓特烈大帝的传记,当读到腓特烈大帝神奇般的起死回生的转折时,希特勒泪流满面,他相信上帝也能一样眷顾他。果然,很快传来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去世的消息,希特勒兴奋地对周围人说:“年的神迹又再次出现了!”

7月21日,腓特烈再度挥师杀入西里西亚,奥军被迫全部撤回本土。然后,普鲁士军队又在西线从无心恋战的法国人手中收复了萨克森。至此,“七年战争”在欧洲大陆的战线几乎又回到了战争开始的状态。

年11月5日,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这四个争夺海外殖民地的国家宣布停止战争,在巴黎和谈,于年初签订的《巴黎和约》(枫丹白露条约)。英国成为了最大赢家,昔日英、法、西班牙三足鼎立的北美大陆,现在成为英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印度也落入英国手中。

特蕾西亚女王

这下只剩了普奥两军相互对峙。年2月,特蕾西亚女王为情势所迫,不得不和他最痛恨的敌人在莱比锡附近签订了《湖贝尔兹堡合约》,普鲁士撤出萨克森,奥地利放弃西里西亚,将捷克一些领地的采邑权转让给普鲁士,;普王答应选举特雷西亚的长子约瑟夫担任皇帝,战争结束。德意志诸邦又恢复到战前的状况,什么都没有改变,普鲁士继续占有了富饶的西里西亚,遂成为与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对手。

柏林的腓特烈大帝雕像

年11月29日,63岁的特蕾西亚女王去世;年,74岁的腓特烈大帝去世。拿破仑评价腓特勒大帝说:“在七年之内,普鲁士一个国家抵挡着欧洲三个最强大的国家,这不是普鲁士陆军的力量,而是腓特烈大帝一个人的功劳。”

在腓特烈大帝去世近20年之后,骁勇善战的普鲁士军队在与拿破仑的战争中是一败再败。年10月27日,拿破仑以征服者的身份进入柏林,他在瞻仰参观腓特烈二世的陵墓时,对身边的将军们感叹道:“先生们,如果腓特烈大帝再世,我们就到不了这里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8772.html
------分隔线----------------------------